李强出席这一开幕式,释放重要信号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让古老的中医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通报!8人被...
张伯礼:“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
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自明年元旦...
中方办宴,普京与中方高层并排入场,...
习近平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
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驱动高水平对外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
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由“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主管。由《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主办。由国源智库国际战略发展研究中心联办。
本网编委会,是由国家部委领导和公检法系统专家,新闻媒体行业资深人士组成。
本网以立足政法,宣传法制。弘扬正气,鞭挞丑恶。
开阔视野,警策人生。刊登各类法学理论,探索依法治国。本网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政法,纪检,监察,律协等相关部门协作;新闻信息互传联动。
办公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13号院
投稿邮箱:f z l b w l @163.com

 

本网站声明
本网信息员闫海生,编号为:fzxwbwoo16号,采编证丢失,特此声明公告作废。
《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2019年6月1日

 

当前位置  >> 首页 >> 
 
赤峰玉田皋——大米诞生记
 发布时间:2022/10/29 浏览次数:473

来源:风瞬作者团 风瞬 

文 | 柴春泽

大米白面被称为细粮,曾经是人们餐桌上的奢侈品。在那粮食短缺的年代,一般人粗粮吃不饱,没人敢想什么细粮。但在翁牛特旗玉田皋大队下乡插队的赤峰知青柴春泽,却动起了种植水稻的念头。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水稻种植不仅在玉田皋获得成功,而且还得到大面积推广,全市水稻种植面积最高峰时曾达到30多万亩。如今,玉田皋大米已成为知名品牌,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流域也已成为沙漠中的渔米之乡。以玉田皋种植水稻为开端,赤峰农业发展成功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守着金碗要饭吃”

1971年12月,我从赤峰市六中毕业,同60余名同学到翁牛特旗玉田皋公社插队此前已有十几名乌丹知青和辽宁省五七战士及子女在此插队全公社耕地面积2700011007130口人虽然耕地面积不算少却连年吃返销粮1973全公社吃国家返销粮50万斤玉田皋公社有下府玉田皋孤山那吉来等四个大队我被分配到玉田皋大队

玉田皋大队1691口人有耕地62121971年粮食总产563131平均亩产90.61972年初春大队各户就面临缺粮问题大队开会大多首先研究粮食问题当时提出一个口号叫抗灾度荒学大寨”,要求是各家各户粮菜混吃粮糠混吃集体库存下的糠可分给社员吃一部分9月至第二年3每人一天六两4月至5每人一天八两6月至8每人一天一斤六两这是下乡后农村为我上的第一堂课


其实从地理位置看玉田皋公社还是有很多天然优势的这里地处西辽河上游的老哈河沿岸水量充沛1958国家在老哈河修建了一座大二型水——红山水库设计总库容25.6亿立方米1965正式竣工并投入运营玉田皋公社所在地就在红山水库大坝下游18华里处

红山水库建成后,玉田皋公社举全力修建了一条长达18华里的大干渠但也只能是一条大渠春天夏秋无水干没辙”,意思是每年春季红山水库向哲里木盟放水时借机通过大干渠春灌一次而夏天和秋天就没水了由于红山水库水平面高出玉田皋大队数十米水库压力大使得玉田皋土地盐碱化日益严重种旱田无论怎样上化肥精耕细作也无法创高而且由于盐碱化还侵蚀房屋地基老百姓经常房倒屋塌眼看着水库上游来水又眼看着水库向下游放水自己却没办法使用玉田皋实际上是守着金碗要饭吃”。

解决吃饭问题,必须提高粮食产量。根据《1956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人们把农业粮食每亩平均年产量达到400斤,叫“上纲要”,亩产600斤叫“跨黄河”,亩产800斤叫“过长江”。“过长江”后面还有一个台阶,叫做“达千斤”。显然,玉田皋粮食亩产距离“上纲要”还差得很远,更不用说“跨黄河”“过长江”了。

萌生了种植水稻的想法

1972年,我到玉田皋插队后的第一个春天,经历了红山水库向哲里木盟放水的过程。玉田皋公社通过六十年代修建的18华里大干渠也借机为各大队春灌地送水。此时的玉田皋耕地凸凹不平、大水漫灌,很多地段根本浇不到,低洼处达半米深。有限的水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看了心疼。因此,我鼓起勇气,在一个大风天,跑到公社要求面见领导,提出重新规划、彻底平整土地、改变生产条件等建议。由于主要领导不在家等原因未果,当时竟成为笑谈。

这年年初,为做好新来知青工作,公社党委决定我参加公社五七领导小组,7月我又担任了玉田皋大队团总支副书记。年底,我参加了旗里和辽宁省知识青年代表大会。会上,辽宁省委提出要动员广大下乡知青,为打胜农业翻身仗实现粮食自给作贡献。会上还介绍了一批先进典型,很多地方知青担任社队干部后要实现粮食产量达纲要过黄河甚至跨长江。看人家,对比自己,差距这么大,当时真是着急。


柴春泽和社员们


1973年3月24日,公社新任党委书记黄珍到青年点看望知青、征求意见。在谈话中我再次向公社领导提出重新规划、彻底平整土地、改变生产条件等意见。黄珍书记很重视我的意见,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年的6月24日,玉田皋公社党委特地在玉田皋大队为我举行入党仪式,公社副书记王义领誓。公社党委书记黄珍参会并同我谈话,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年的10月,我担任了玉田皋公社党委副书记,当时公社党委班子组成是:书记黄珍,副书记周自勇、王义、柴春泽,委员于顺友、高富、张国卿、王志。1974年1月9日,我兼任玉田皋大队党支部书记,原来的老书记改任大队副书记。

那还是在1972年,我刚到玉田皋插队第二年,参加翁牛特旗知青座谈会,翁牛特旗花都什农场知青王占儒谈到花都什农场用漫撒籽方式种水稻,产量比旱田高。花都什农场在西拉木伦河南岸,地处北纬43度左右,无霜期125—140天,当地水资源丰富,历史上曾是一个芦苇丛生的沼泽地。1934年,日本人首先开荒种植水稻,1943年,翁牛特旗王爷派两名管家主持开发过稻田,1949年,热河省还在此试办过“稻田农场”,但都由于种种原因而没发展起来。

当时我想,玉田皋公社基本处于同样纬度,无霜期148天,而且就在红山水库附近。花都什能种水稻,玉田皋肯定也能种植水稻。此时萌生了在玉田皋种植水稻的想法。

1974年4月30日,全国劳模、农业专家赵斌到玉田皋指导工作。赵斌同志作报告时开始就说盟里要求玉田皋大队和青年点尽快大变,达纲要、过黄河、跨长江,要当大自然的主人,不做大自然的奴隶。你们这里,坎上是银行,坎下是粮仓。我请教赵斌同志:我们玉田皋处于红山水库下游,红山水库水平面高出我们的住处二三十米,盐碱从水库处由西向东蔓延。我们如何行动才能创高产呢?他说,盐碱地可搞条田,修排碱沟。我问,可否搞水田?他说没有水怎么种水稻?我一时竟无言以对。


柴春泽、黄真和青年们田间歇息


1974年下半年,我向黄珍书记提出改种水田的建议,他当即同意,并说:“出了问题我担着。”我们商定由玉田皋大队搞试点。因此,由黄珍做通公社党委班子工作,我负责在玉田皋大队搞试验田,并多利用外出开会时广泛争得各级领导支持。

种植水稻需要先做好土地整理方面的基础工作。1974年,我们组织了全公社秋季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对玉田皋大队的农田进行方田林网化建设,并特意规划了250亩稻田。10月5日,大会战正式开始,参加这次大会战的共1201人,他们中大部分为青壮年劳动力,还有在战争中南征北战的老战士,有领导干部,有年过六旬的老人,有女社员,有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辽宁省物测大队为我们测量土地,盟林业局副局长张树林和盟林研所技术人员自始至终在现场进行指导,给我们树立了典范。工地上热火朝天,场面感人。大会战进行了14天,除掉了旧的不合格林带,平掉旧渠,全大队建设成方田5200亩,新开了支渠、斗渠、排碱渠,营造了防护林带。玉田皋大队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变化,为以后大面积改种水田打下基础。

试种50亩取得成功

玉田皋大队规划的250亩水稻试验田,地点在一队西坝沿。虽然土地平整等基础工作已经做完,但队干部和群众都半信半疑,认为种水稻是白费,有人还认为这是“整景”,也就是搞形式主义。1975年4月,谷雨时节,经多次交谈,我终于做通一队队长李景贤等人的工作,他们同意先拿出50亩试种水稻,不成功损失也不太大。就这样,我们采用漫撒籽方式种了50亩水稻。

4月23日,我再次召开队长会,重点听取一队试种水稻工作。队长流露出消极情绪,认为改种水稻太费事儿,即使亩产400斤,电费太贵不划算,群众劲头不大。为加强领导力量,我们在耐心做好本队干部工作的同时,充实两名知青任小队干部,委派大队一位副书记配合旗工作队蹲点,协调该队班子内部矛盾,协助解决试验田用水等问题。


柴春泽在引水工程工地劳动


据传说,明代曾有人从燕山南向现翁牛特东部引种水稻,结果种出来的水稻只抽穗不结实,以失败告终。现在我们在玉田皋盐碱地上试种水稻能否成功?尽管我们大会讲、小会说改种水稻是一场革命,这大话都说到了省里。如今会不会像人们传说的那样,重蹈古人覆辙?老实说,我心里也没底,心理压力很大。

所以,从种下水稻开始,玉田皋大队的中心工作全都是紧紧围绕水稻试验。从6月到9月,我们连续不断地研究,共计开了11次会议,也记不清多少次到田边观察水稻长势,简直像养育吃奶的孩子一样守护着这片试验田。直到9月底,试验田水稻成熟了,我们才敢确认,玉田皋水稻种植获得成功,压在心里的石头才落地。

经过收割等一系列环节,最终结果是收获了2万多斤稻谷。公社书记黄珍决定,用试验田产的大米做一锅大米饭,请参加公社三干会的人亲口尝一尝。这事儿一传开,全旗都知道了玉田皋真的种出了大米。这年10月,我带着这一成果去大寨和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参会的河北省知青代表程有志对我说,“柴春泽,你那里一年迈出三大步啊!

“那就捅个窟窿”

50亩水稻试验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干部群众的信心。与此同时,一个万亩水稻扩种计划也已经形成。

然而,50亩水稻好搞,大面积改种水田需要有足够的常流水。使用红山水库的水,就需要搞工程。这么大的事,仅靠基层领导有积极性是难以办到的。当时很多人也议论纷纷,说大面积改种水稻是白日做梦。

1975年6月20日,辽宁省委分管农业的书记刘盛田、沈阳军区参谋长杨迪到玉田皋检查工作。我和公社书记黄珍商定,由我汇报并向省委领导提出在红山水库搞工程,解决玉田皋改种水稻常年用水问题。开始刘盛田问社办企业情况,看得出,刘盛田的意思是想扶持一下社办企业。我对刘盛田说,我们现在不想搞社队企业,耕地盐碱化严重,想改种水田,但却无水。刘盛田说,水库不是有水吗?我说,水库每年春季放水,但夏秋无水,改种水田需要长年流水,得搞工程才行。刘盛田说:“那就捅个窟窿!”他以开玩笑的口气表明了同意搞工程的意见。刘盛田又问在座的盟旗领导,你们说怎么样?在座领导都同意搞工程。


柴春泽、黄珍等与盟林业局领导共同研究玉田皋规划

这次视察,省委领导同意了我们大面积改种水稻,也同意从红山水库引水。公社党委开始制定全公社搞万亩水田的具体计划,但从红山水库引水工作还有大量协调工作要做。

7月5日,昭乌达盟盟委书记徐源泉到玉田皋公社,我和黄珍陪他查看50亩水稻试验田。徐源泉说,你们搞水稻,一定要变成群众的认识,水的问题,你们给斋向华(时任盟农牧组负责人)打电话,就说我的意见要尽快解决。

7月6日,盟农牧组和红山水库管理局的同志来到玉田皋公社,同我们专门研究玉田皋种水稻用水问题。斋向华说,水库下游用水问题是大事,但这是一级工程,需慎重,河南也有盐碱问题,我们打算研究搞个设计,报省里批准。这年7月,我又找到辽宁省水利局局长张久祥,请他支持批建工程,他表示同意。

七八月份,红山水库管理局和盟、旗水利部门组成考察组,先后去陕西、河南、湖南等地考察了水库引水工程,并着手工程论证和设计。按照辽宁省领导指示,经辽宁省水利局和昭乌达盟革委会批准,由昭乌达盟水利局、红山水库管理局和有关旗县水利部门共同组成规划设计组进行设计,由地方组织施工。山水库工程师程根成为设计组长,成员有吴瑞、袁世茂、秦瑞清、关世杰等人。


玉田皋大队稻田


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的工程方案是在红山水电站压力管道部位开口接一长20余米、直径1.4米的岔管,外建一座7孔×32米共224米的引水架空渡槽,全部工程由岔管(包括控制段的阀门、闸门)和渡槽两部分组成,最大流量为10立方米/秒,同时为玉田皋公社和对岸的敖汉旗周家地村长期供水。因水库坝下两岸分别为玉田皋和白家营子,故工程命名为“白玉引水工程”。

“白玉引水工程”8月完成立项,辽宁省特批40万元工程款也很快到位。工程由玉田皋公社组织实施,于1975年底动工,预计工期一年,1976年下半年完工。公社党委沿用1974年大会战模式,组成由党委书记黄珍为总指挥、副书记王义和柴春泽为副总指挥、党委常委为成员的会战指挥部。入冬,由下府、玉田皋、孤山子等三个大队的千余名精壮劳动力,以及敖汉出动的少量人员组成的施工队伍陆续入场。一时间,水库上下万马奔腾、红旗招展,场面蔚为壮观。

向万亩目标迈进

“白玉引水工程”已经开工,公社党委决定趁热打铁,1976年就开始在玉田皋、下府、孤山子三个大队大规模改种水稻,也就是说水稻扩种与引水工程同步进行。全公社计划1976年种植水稻不低于5000亩,仅玉田皋大队就扩种1500亩。种植方式也更加科学,全部采取提前育苗、插秧种植。


玉田皋大队稻田


大面积扩种水稻,急需水稻种植技术人员。1976年4月6日,昭乌达盟盟委书记高学忱、副书记许宏文到玉田皋公社检查指导工作。我知道高学忱书记曾任辽宁盘锦书记,盘锦早已开展水稻种植,有成熟的种植技术。我请求高书记帮助解决水稻技术员,他当即同意并写了电报稿。我如获至宝,立即去公社邮电所将电报发往辽宁盘锦。没过几天,营口大洼县委书记赵玉礼派大洼县农场副主任常耀宗、队长赵甲臣就来到玉田皋指导水稻种植工作。接下来,我们又联系了敖汉旗下树林子、辽宁省林土研究所,分别对孤山子大队、下府大队进行水稻种植技术指导。

从4月初开始,水稻育秧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于是历史上第一次水稻插秧,我们社队干部都下到一线,与群众一起参加育秧插秧劳动,解决遇到的问题,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在重新学习种地。4月27日,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厂来到玉田皋,拍摄了水稻育秧的纪录片。

5月1日,玉田皋公社召开有常耀宗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扩种水稻工作。我们再次感谢欢迎大洼县常耀宗等同志来指导种植水稻。常耀宗谦虚地说,来时县委要我们来学习,来后很受教育。他主要介绍了大洼县种植水稻的经验,根据玉田皋实际提出了技术要求:要特别重视泡田、平地、修补支渠、斗渠等,5月15日开始泡田,先插好地块,不要怕苗小;不好地块后插秧,到时候苗已强壮。这些意见,对于我们初种水稻的地区来说非常宝贵。


玉田皋大队稻田作业


5月20日,玉田皋大队召开了水稻技术现场会。各队队长、木匠各一人,请常主任参加。我们分析了水稻种植进展形势,对种植技术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注意事项,确定了插秧时间。6月3日,在一队召开水稻插秧现场会,共同研究有关的技术问题。

总之,从育秧开始,一直到插秧结束,我们就不停地劳动、开会和检查,跑遍了所有地块。到6月上旬,玉田皋公社稻田插秧全部结束。此时的玉田皋,已有了几分江南水乡的色彩。看到那平静的水面和横平竖直的秧苗,大家都陶醉了,心里真是高兴啊。

四面八方的支援

实际上,从插秧开始,用水就出现了紧张状况,各个大队、各个地块用水告急。而此时红山水库引水工程正在施工中,远水不解近渴。人们惊呼,玉田皋的7000亩水稻要晾干了!

5月23日,我们向盟、旗领导紧急汇报情况。盟革委会副主任顾向良等当日即到玉田皋检查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用水。此前,我和黄珍对到玉田皋考察水稻的旗委副书记阿林也介绍了水稻缺水问题,他曾当即给盟委领导打电话说玉田皋种水稻水源告急,迫切需要水库特事特办放水救急!


红山水库万顷稻田


那段日子,公社及各大队扬水站满负荷工作。红山水库发电站早3点即开始发电,通过红山变电所接一级站。泡田作业昼夜不停,两班倒。省水文地质队也来了,帮助我们打了两眼井,其中的一眼井,说是自流都不恰当,简直是自喷水,每昼夜能喷出6000方水。经过各方努力,总算保住了全公社稻田种植用水。

在扩种水稻生产任务非常紧张的时刻,我们大队各家各户吃粮又遇到困难。有的人说不给粮就不出工,大家不能饿着肚子劳动。我们只好向兄弟地区求援,通过赤峰县东方红大队汪忠、陈洪恩等,借粮4万斤,总算渡过难关。

扩种水稻需要大量化肥,每亩至少50斤。全公社光水稻用化肥就达25万斤。玉田皋运力不够,我和黄珍只好四处求援。多少年以后,不少在盟、旗退休的老司机还对我说当年为支援你们种水稻,还开车为玉田皋运过化肥。

玉田皋成功改种水稻,是各方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们需要建引水工程,各级领导、部队首长、专家学者就纷纷现场助力。我们需要地平如镜,很多中学师生就来参加平整土地大会战。我们需要建方田林网,林业部门就提供充足的加拿大杨树苗。辽建三团的红旗100号大型推土机、辽宁省物测大队的测量仪器遍布了玉田皋的盐碱地。


白玉引水工程渡槽


1976年金秋,我们终于盼来了5000亩稻田大丰收,仅玉田皋大队水稻就估产63万斤。与此同时,我们朝思暮想的水库引水工程,经一年苦战,也于10月1日竣工,盟委副书记崔明山、盟组织组杨志民、作家王栋、旗委副书记张晓辉、旗革委会副主任朱嘉庚参加竣工仪式,红山水库管理局领导职工、玉田皋公社干部以及施工队伍也参加竣工仪式,现场群情振奋,大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水稻大面积种植获得成功,“白玉引水工程”也胜利竣工,玉田皋公社“双喜临门”。这可真是个不平凡的秋天啊。

魂牵梦绕的地方

1976年11月26日下午,我在玉田皋大队主持召开座谈会,欢送辽宁大洼县来玉田皋指导改种水稻的常耀宗主任一行。参加欢送会的有大队党支部成员、各生产队队长。大家高度评价常主任和张、赵二位师傅半年来对我们的精心指导,永远忘不了常主任等人对我们的支持,更忘不了我们共同奋斗的日日夜夜。

没有想到的是,这是我在玉田皋主持的最后一次会议,第二天我接到通知到旗里参加会议,随即被安排到翁牛特旗经济林场隔离办班开始“说清楚”,原因是我当知青典型时与“四人帮”有牵连。

1977年2月12日,隔离办班的工作人员对我说,玉田皋给你捎来30斤新大米过春节,问我怎么处理。说请转告玉田皋乡亲父老,我谢谢他们,这30斤大米送给经济林场食堂,请大家尝尝我们自己产的大米。那段日子常常梦见我已经说清楚了,并回到了玉田皋。


敖汉旗古鲁板蒿稻田  摄 | 尹玉臣


1978年5月,翁牛特旗公安局看守所用敞篷大卡车从乌丹拉我到玉田皋游斗,他们顺便拉玉米去换玉田皋大米给职工搞福利。去时我坐在装满玉米的卡车上,回来时卡车已装满换来的大米,虽然被游斗,但看到玉田皋大米,心中竟然涌起一股自豪感。坐在装满大米的卡车上,我关心的并不是自己的处境,而是玉田皋水稻扩种到多少亩。我不便询问此事,但是当我听到人们对押解我的公安人员说,玉田皋水稻已扩种到一万余亩,心情非常高兴,我暗暗地为玉田皋喝彩。我也深信,组织上迟早会搞清自己的问题,我相信党、忠于党的决心永不变。

1979年夏,我被转至盟看守所。我母亲到看守所给我送衣物,我只问我妈两件事。一是我父亲双目失明是否好了,二是玉田皋水稻长势如何。原本在场监督谈话的管教不知何故突然离开了,母亲说父亲眼好了,还说水稻很好。其实我母亲根本不知道水稻情况,我父亲眼睛当时也并未见好。

1979年12月13日,昭乌达盟公安局两位干部到看守所向我宣布,对我依法撤销案件、无罪释放。1980年3月16日,我只身到玉田皋,住了一周时间。这时玉田皋万亩水田梦想成真,水稻面积已达3万多亩,亩产早已过黄河,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我非常欣慰。

如今,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玉田皋面貌得到彻底改变,玉田皋大米早已成为一个知名品牌,畅销各地。翁牛特旗水稻种植面积也早已突破 20 万亩,亩产达到1000多斤。很多到过玉田皋的各地朋友说,科尔沁沙地开发出这么大面积水稻真是人间奇迹。每当回忆起玉田皋水稻种植的艰难起步过程,感慨万千。起玉田皋的群众、五七战士、下乡知青和返乡青年所付出的艰苦努力,想起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万分感激。真心希望玉田皋水稻越种越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作者简介

图片


柴春泽   1952年出生,1971年下乡插队。1974年1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敢于同旧传统观念决裂的好青年》为题,刊登了柴春泽写给父亲的信和编者按、调查附记,成为知青典型。1976年受“四人帮”牵连被关押审查,1979年后平反,1980年招工到赤峰辽河工程局工作,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同年调赤峰电大工作,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多次受到赤峰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表彰和奖励,2012年在赤峰学院退休。



 
人民网 |  中国网 |  新华网 |  中国新闻网 |  新京报 |  中国法学会网 |  中国政法大学网 |  民主与法制网 |  最高检察院网 |  最高法院网 |  公安部网 |  司法部网 |  国务院法制办网 |  国家新闻办网 |  中央宣传部网 |  中国网 |  中央台央视网 |  光明日报 |  经济日报 |  人民法治 |  记者观察 |  中国反腐法治网 |  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 | 

关于本站 - 广告刊例 - 战略合作 - 区域代理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 
主管单位: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   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京公网安备1101110212025号

版权所有:北京五湖四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法制新闻联播网   投稿邮箱:
fzlbwl@163.com   地址:北京朝阳区西大望路合生财富广场写字楼501室